绍兴纺织展会|纺织企业靠什么拿下‘零碳’订单?
纺织业高能耗痛点如何破

在2025年绍兴柯桥纺织展会上,“双碳”目标与电价市场化改革成为热议话题。作为全国纺织重镇,绍兴纺织产业链用电量同比增长18.2%,但高能耗、高成本、电价波动、供电稳定性差等用电问题,仍是制约纺织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1.用电成本高昂:
纺织企业电力成本占比高达生产总成本的近50%,叠加电价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工商业电价波动加剧,以及24小时连续生产的用电需求,企业电费支出压力持续攀升。
2.电压波动与负荷冲击:
电机、空压机等设备对电网稳定性要求极高,电压波动易导致生产中断,轻则设备停机、产品瑕疵,重则设备损坏、维修成本激增,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单次损失可超百万元。
3.低碳转型压力:
欧盟碳关税(CBAM)过渡期细则全面生效,要求出口产品披露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苹果、H&M等国际品牌已将绿电使用比例纳入供应商准入标准;全球超70%采购商明确将ESG评级与订单份额挂钩。依赖传统高碳能源的企业,不仅面临出口订单流失风险,还需额外承担碳关税成本,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实现工商业用电转型,已成为纺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选项。
储能何以成破局关键?
国家发改委明确工商业电价将随供需波动调整,纺织企业亟需通过储能系统实现用电成本可控与能源结构优化双重目标。赛唯数字能源深耕行业需求,推出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直击四大痛点:
1.削峰填谷降成本:
利用分时电价差策略,谷时段充电、峰时段放电,降低综合电费支出30%以上。
2.稳压保供提效率:
毫秒级响应负荷冲击,保障24小时连续生产,减少因电压波动导致的停机损失。
3.安全低碳双达标:
采用智能温控系统与多级消防设计,热失控风险降低90%;同步减少碳排放,助力企业通过国际绿色认证。
赛唯的「技术+服务」的双核优势
1.定制化服务方案:基于企业用能数据建模,提供“诊断-设计-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
2.高效收益模型:典型项目投资回收期3年,年节省电费超百万元。
3.智慧能源管理:集成光伏、储能、电网协同控制,实现多能互补与收益最大化。
纺织企业的转型答卷
国内某龙头纺织企业引入赛唯储能系统后:
• 经济收益:年节约电费超100万元,投资回报期缩短至3年。
• 生产保障:供电稳定性提升至99%,故障停机损失减少80%。
• 低碳突破:年碳减排量达1500吨,成功斩获欧盟高端订单,溢价空间提升12%。

谁将抢跑绿色新赛道?
赛唯数字能源已服务300多家企业,累计装机规模突破500MWh,助力行业年减碳10万吨。在“双碳”目标与电价市场化浪潮下,赛唯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纺织行业从“耗能大户”向“绿色标杆”转型,为企业筑就高收益、可持续的未来。